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
大明第壹臣 by 青史盡成灰
2022-12-9 22:30
張希孟說完之後,還是略顯愧疚。
“咱們好好的婚禮,卻為了些許阿堵物,弄來些亂七八糟的人,總覺得有些不妥當,也對不起妳。”
江楠嘴角上揚,忍不住笑了,她覺得委屈巴巴的張希孟特別有趣,同那個執掌大權,縱論國策的張相完全是兩個人,還有那麽點反差萌的意思。
“妳要怎麽才能對得起我?辦壹場轟轟烈烈的婚禮,熱熱鬧鬧把我娶回家。然後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老老實實在家裏相夫教子?心甘情願當妳張府的擺設?外人嘴裏的賢妻良母?就算妳再娶十八房姨太太,我都要笑臉相迎。然後就是齊眉舉案,完美姻緣了?”江楠這幾句話,堪稱完美解構,分析到位,晚飯要加個雞腿。
張希孟忙道:“我可沒有那麽想過……而且我也沒心思娶什麽十八房姨太太,我有自己的事情,就是怕冷落了妳。”
江楠淡淡壹笑,“我也有自己的事情,所以咱們就談不上誰冷落誰了,妳說是不是?”
“這倒是。”張希孟想了想,又道:“還沒跟妳講,雖然張家總是想巴結我,但這門親戚我是不認的,妳過門之後,不用太擔心別的。”
江楠也笑了,“那我這邊情形也差不多,我爹娘早就說了,我當官不容易,他們絕不會收人禮物,給我添亂。我大哥在梅嶺關收稅,如果他有貪賄行為,直接法辦就是了,我還有舅舅施伯仁,他經歷大起大落,估計也不會添亂的。”
兩個人說了家中的情況,彼此互相看了看,竟然又不約而同笑了起來。
他們倆都念叨成親不易,甚至有那麽點怕怕的,就是因為兩個人身份特殊,不管對方是誰,都難免被牽連進去。
畢竟不管是淮西勛貴,還是朝中文官,誰家能和張相結親,立刻就會取得不壹樣的地位。多少人不斷把家裏女眷送到馬皇後那裏,太子朱標還小,打的就是張希孟的主意。
跟誰結親,能壹點麻煩沒有?
反過來說,江楠作為第壹個身居高位的女官,除非這輩子不嫁人,不然就可以被夫家利用,陷入無窮煩惱。
可事情妙就妙在這裏,當張希孟和江楠湊在壹起的時候,所有人都閉嘴了。
張希孟的人品道德那是不用懷疑的。
江楠做了這麽多年官,有什麽問題,早就被人弄下去了。
兩個潔身自好的人,湊在壹起,簡直無懈可擊!
至於他們手握的權柄,結合在壹起,會不會產生什麽麻煩,甚至引起老朱的猜忌……這問題或許應該換個思路,如果郭英的妹妹,或者馮國用的女兒,又或者是其他人,跟張希孟結親。
文武合璧,珠聯璧合,豈不是更可怕?
就算是普通人家,攀上了張希孟的高枝兒,爬上高位,也是指日可待的。
相反,兩個都是公心為主的人,反而沒那麽讓人擔憂。
清清白白,問心無愧。
還真不能往深處想,因為想的越多,妳就會發現這倆人著實是合適,沒有比他們更般配的了。
唯壹的問題就是這倆人湊在壹起之後,能把婚宴請帖當成工具……焚琴煮鶴,壹點都不浪漫。
“大哥,妳真打算這麽幹啊?婚姻大事,沾染了銅臭,不好的。”朱英還在做著最後的努力工作。
張希孟呵呵壹笑,“什麽銅臭?妳就不會換個思路。”
“怎麽換思路?”
“我和妳嫂子,互相成全,互相協助,充分利用壹切資源,共同完成壹項事業……夫妻同心同德,難道這不比什麽舉案齊眉更了不起嗎?”
張希孟絲毫不理會朱英的目瞪口呆,反而侃侃而談道:“妻子很重要,是壹輩子的事。但婚姻再怎麽重要,也最多占三成,剩下的七成,還要看事業。畢竟事業才是生存保證。是穿衣吃飯的大事……小屁孩,等妳到我這個歲數,也就明白了。什麽梁山伯祝英臺,焦仲卿劉蘭芝……壹個個情情愛愛的,生生死死,都是哭哭啼啼,沒有出息!”
“怎麽說呢,有人講啊,人生得壹知己足矣,我現在看,人生得壹誌同道合之人,足矣!”張希孟笑呵呵道:“怎麽樣,小家夥,受到教育沒有?知道以後怎麽找夫人不?”
朱英繃著臉,悶著頭,嘟囔道:“我倒是沒想這麽多,但大哥啊,妳也別費力氣教訓我了。我都快有兒子了,也就是幾個月的事情。”
張希孟怔了怔,突然驚得站起來,“小兔崽子,妳說什麽?妳,妳還沒有明媒正娶啊!”張希孟怒極,揮手就要打朱英。
朱英嚇得壹邊跑,壹邊喊冤。
“還都是怪妳!拖了這麽多年。當兄弟的怎麽好跑到妳前面去?我幹娘都給我安排好了,去嶺南的時候,特意安排了兩個通房的丫鬟照顧我,誰知道壹下子就成了……我管妳叫大哥,妳兒子可要叫我兒子大哥呢!”
“呸!”張希孟快步追過來,“臭小子,我可告訴妳,什麽通房大丫鬟這套東西,我早晚都給廢了,妳給我老老實實娶妻生子,不許妳隨便亂來。不然我打妳屁股開花!”
朱英倒也不怕,“有本事妳去找我幹爹幹娘吧!只要他們同意了,我什麽都好說!”
“還敢拿主公嚇唬我?我非打爛妳的屁股不可!”
這哥倆圍著院子亂跑,壹派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景象,當真是兄友弟恭的表率……
張希孟和江楠定親的消息,不脛而走。
從開封到金陵,從嶺南到遼東,妳的婚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甚至在杭州等地的胡商都知道了,大明的宰相要成親了。
宰相成親,怎麽鬧得比皇帝還熱鬧啊?
這有什麽稀罕的?
沒聽說嗎?
在大元朝,皇帝沒多大權柄,都是被宰相挾持,權臣輩出,人均董丞相。
只是沒有想到,大明朝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就這樣,每天都有許多有關大明的消息,似是而非,往海外送去……大元朝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
四大汗國,幅員遼闊,東西方第壹次真正聯系在了壹起。
數量眾多的夷商不遠萬裏,來到了東方……新航路開辟,世界才連成壹體,貌似這是許多人根深蒂固,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是在新航路之前的舊航路,又是什麽呢?
就是從地中海,到印度洋,再經過南海,到達東方。
這壹條海上絲路,早就存在了。
雖然稱不上全球化,但是“半球化”絕對是綽綽有余。
而主導半球化的力量,正是來自東方的絲綢,瓷器等物產。
如今大元衰敗,陷入混亂,大明隨之而起。
整個商貿格局都面臨著巨大的沖擊和洗牌,海外夷商,也包括這些夷商的國度,如何能視若無睹?
值得壹提的是,在張希孟的主持下,大明並沒有采取嚴厲的海禁措施,而是維持了對外貿易。
只不過在數量,價格上面,做出了嚴格的控制。
有趣的是,處於對大明物產的追逐,各國瘋狂想要了解大明的狀況……結果竟然催生了壹批專門向海外傳遞消息的人。
他們主要的任務,就是整天在茶館裏,把大明的報紙,朝野的消息,還有各種書籍,翻譯成對方的文字,然後伴隨著商船,送去海外。
按理說這是促進交流的好事情,可問題是初次交流,了解不深,語言也很不規範……大明這邊說宮裏有幾個青銅的猴子,翻譯過去就是大明煉銅用猴子。
然後某地的猴子就遭劫了,被煉金術師抓起來,扔到坩堝裏,大明能煉出銅,他們就能整出黃金來!
好家夥,這都能卷起來。
不過妳要看看馬可波羅遊記,那個荒唐程度也好不到哪裏去。
大明這邊的人員,也不管翻譯多爛,反正突出壹個,量大管飽,反正我們是按字數收錢,等妳們發覺不對勁兒,再來找我們算賬,那都不知道多少年之後了。
老子早就掙夠錢,去應天買房子了。
像張希孟婚禮這種大事情,那更是被人添油加醋,楞是編了好幾十本書……伴隨著這些消息不斷往往西傳播,不斷扭曲變形,不斷和各地的風俗結合,竟然硬生生弄出了壹百八十樣禮節出來。
這邊說張相公誌行高潔,到了那邊,就弄了壹身白衣,這邊說要向廟裏祈福保佑,那邊就說要在教堂裏,請神父證婚……
隨著大明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竟然真的改變了世界。
大約就是妳足夠強,哪怕空氣裏都飄蕩著香甜。
這些後續影響,余波蕩漾,尚且需要時間……但是身在應天的李善長,忙得頭暈眼花,揉了揉酸脹的眼睛,看了看從開封傳來的消息,他上半夜高興的睡不著覺。
張希孟娶了江楠,雖說別的影響不大,沒有人會懷疑什麽,但是夫妻同為高官,丈夫要想擔任左相,估計是不行了。
也就是說,自己的地位還是穩固的,用不著擔心。
可到了下半夜,李善長又氣得從床上爬起來,唉聲嘆氣,欲哭無淚。
多少名臣都是倒黴在家人身上,受了妻兒牽連……結果張希孟找了個比他還難收買的夫人。
好家夥,徹底無懈可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