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壹臣

青史盡成灰

歷史軍事

在塵土飛揚的大路上,壹大壹小兩個孩子,緩慢前行。 他們的旁邊是空曠的原野,只有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壹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大明第壹臣 by 青史盡成灰

2022-12-9 22:30

  不善逃跑的也先帖木兒被俘了。
  坦白講這有點超出了朱元璋和張希孟的預料。壹個大元朝的壹品大員,丞相脫脫的親弟弟,曾經在劉福通手下兩次逃生的人物,就算打不過,總能跑吧!
  就算跑不掉,總能死吧!
  可偏偏這位就成了俘虜,他的級別遠比中書左丞,工部尚書賈魯高多了,影響也大多了。
  這人該怎麽處置?
  殺了嗎?
  或許這是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斬殺元廷高官,振奮軍心,鼓舞士氣,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
  只不過朱元璋遲遲沒有下定決心,他有了些別的想法。
  “主公,如果我沒猜錯,主公是想馴服此人?”
  朱元璋呵呵兩聲,哂笑道:“咱也是癡心妄想了,他壹個元朝高官,又是蒙古貴胄,怎麽會改過自新?咱就是有點擔心,如果殺了他,脫脫會不會玩命?如果那樣的話,咱們能不能撐得住?”
  張希孟卻鼓勵道:“主公,也先帖木兒舍不得死,就證明他不是個死硬的人。主公心懷天下,元朝立國以來,中原大地之上,有幾十萬蒙古人不止。也先帖木兒在朝為官的時候,協助脫脫,整飭吏治,監察百官,也是做過壹些好事的。如果能把這麽壹個人爭取過來,對於天下的人心會有何等影響,怕是不言而喻!”
  “而且主公擔心脫脫拼命,我不敢說不會,但是脫脫站在此時的位置上,他經得起失敗嗎?”
  壹句話,老朱沈吟感慨,是啊,六合慘敗,損失兩萬精銳,朝廷大員被俘虜,而且還是脫脫的弟弟。
  連手足兄弟都保護不了,何以統領三軍?
  可以預見,脫脫接下來的處境會非常艱難,朝中的敵人,壹定會群起攻擊。
  甚至脫脫做任何事情,管不管這個弟弟,都會成為政敵攻擊的借口,管了是包庇自己兄弟,心中沒有朝廷;不管,就說這人狼子野心,冷酷無情,德行不足以統領三軍……反正就是我罵故我在,只要想挑刺兒,總還是有說辭的。
  如果這時候壹刀砍死也先帖木兒,沒準脫脫就真的直接揮軍打過來,雙方撕破臉皮,破罐子破摔,反而好辦了許多。
  但如果也先帖木兒不死,他就是朱家軍手裏的壹個人質,既能牽制脫脫,又能影響元廷,還能鼓舞人心士氣。
  簡直是運用之妙,存乎壹心啊!
  “主公,提刀殺人,快意恩仇,終究算不得上乘,殺該殺之人,窮兇極惡,喪盡天良的畜生,必須要斬殺。至於另外壹些人,還請主公三思,容我說壹句過分的話,如果能俘虜脫脫,我希望主公也能網開壹面,只是讓他好好改造即可!”
  朱元璋忍不住笑了,“先生啊,妳可真敢想!好,咱答應妳,別說脫脫了,就算抓了元朝皇帝,他要是願意改過自新,咱也不殺!”
  朱元璋倒是沒有把這話當壹回事,總要抓到再說。
  至於也先帖木兒能活,全靠他哥脫脫,畢竟眼下的脫脫,還是坐擁四十萬兵馬的第壹大武裝集團的首領,隨便殺了他的弟弟,後果實在是難以預料。
  “既然主公同意,那不如就把也先帖木兒和老張關押在壹起,正好讓老張教教也先。”張希孟笑呵呵道。
  朱元璋壹聽這個主意,簡直要笑出來了,他努力繃著好壹會兒,卻還是繃不住了。
  咱訓練有素,但咱也有忍不住的時候啊!
  這主意怎麽那麽有喜感啊,如果咱是也先帖木兒,估計會直接自殺,斷然不受這個折磨。
  也先帖木兒是蒙古貴胄,大元朝的禦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的。
  知院老張是色目人,橫澗山兵敗被俘,接受了改造。
  現在讓老張去教導也先帖木兒,這倆人站在壹起,光是想想,就覺得尷尬。
  老朱也想通了,哪怕是為了看個熱鬧,他也暫時不能殺也先帖木兒啊!
  “成,就按先生的意思辦!”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也先帖木兒聽說了這個消息,驚訝地瞪大眼睛,脫口而出,“知院老張,承蒙皇恩,他怎麽還敢茍延殘喘,他該以身殉國才對!”
  也先帖木兒嚷嚷之後,所有人都拿怪異的眼神看著他。
  這家夥怔了怔,自己的老臉紅了起來,如果此時把溫度計放在他的臉皮上,估計直接就要爆表了。
  張希孟連忙道:“妳不用多想,我們做事是有規矩的,如果妳確實罪孽深重,千刀萬剮,也是咎由自取,如果妳沒有必死的罪,好好跟著改造,悔過自新,還有重獲自由的壹天……記住了,我們是真正的王師,和元廷不壹樣!”
  張希孟交代了兩句,立刻就有人把也先帖木兒押下去了。
  而且還有人分成兩班,時刻盯著他,生怕這位想不開自殺。
  如此安排,也著實有趣,大家夥甚至琢磨,把脫脫俘虜了,讓他跟弟弟湊在壹起,臥龍鳳雛,那該多有趣啊!
  趁著處理也先帖木兒的功夫,整個戰場形勢也差不多弄清楚了。
  元軍兩個萬戶,在攻擊六合過程中,就損失了差不多兩千,剩下的壹萬八千人,有三千多死於剛剛的戰鬥,另外有七千多人被俘,卻還有幾千人散落,有的往長江跑,試圖逃去真州,有的則是往天長方向跑,打算逃回高郵。
  這兩個方向都有準備,但是徐達那裏也面臨著知樞密院事雪雪的三萬大軍,情況危急。
  老朱半點不敢怠慢,這邊的戰事還沒有完全結束,他就收攏人馬,以湯和跟花雲為前鋒,壹共壹萬五千人,立刻去援助徐達。
  朱元璋親自領兵,足見他的重視程度。
  至於六合剩下的掃尾工作,朱元璋交給了張希孟,只要不是打仗的事情,張希孟處理起來,比朱元璋還要嫻熟。
  而耿君用和耿炳文父子守城有功,也急需修整,老朱勉勵幾句之後,就讓他們協助張希孟,料理善後。
  老朱安排妥當之後,立刻動身,奔赴下壹個戰場,去招待第二桌客人。
  張希孟也沒什麽好遺憾的,他幹的就是這個活兒。
  最強輔助要登場了!
  張希孟安排耿家父子領兵,掃蕩戰場,發動周圍民兵,抓捕俘虜,爭取不放走任何壹個。
  隨後張希孟就對俘虜展開了攻勢,脫脫糾集四十萬大軍,其中有西域的兵馬,更多的卻是從各省抽調匯集的,甚至還有許多是被當做壯丁抓來的。
  明明就在田間勞作,結果稀裏糊塗被抓了,用繩子拴上,帶到了大都,然後就稀裏糊塗隨著兵馬南下。
  幾十年除了縣城,沒去過別處的漢子,稀裏糊塗跋涉千裏,跑到陌生的地域打仗,稀裏糊塗被俘虜。
  他們就像是可憐的野草,隨著狂風飛舞,半點做不了主。
  張希孟立刻下令,要求將俘虜中的軍官找出來,蒙古人,色目人甄別出來,全都單獨關押。
  至於剩下最多的普通士兵,張希孟將他們集中到了壹起。
  “我們很清楚,妳們多是被裹挾來的,妳們也是受害者。元廷作惡多端,罄竹難書。他們開河變鈔,殘酷壓榨,敲骨吸髓。逼得紅巾義軍遍地。如今他們為了剿滅紅巾軍,又橫征暴斂,四處拉丁抓夫,逼著善良的百姓,自相殘殺,充當他們的劊子手。”
  “壹句話,我們打生打死,互相之間的廝殺,都是元廷作孽,我們要認清這壹點。我們彼此不是寇仇,相反的是,我們有著共同的敵人。妳們被俘虜之後,不必心存憂慮,衣食我們會安排,盡量不讓大家夥餓著。當然了,我們也會安排勞作,讓妳們接受教育,把想法轉變過來。願意參加紅巾軍,我們歡迎,願意耕田種地,做個普通百姓,我們也可以授予土地,就算是想回家,我們也會提供盤纏。總而言之,只要大家夥不給元廷當走狗,不自相殘殺,我們就是兄弟!”
  張希孟跟俘虜講了很多,算是闡明了對待俘虜的政策。
  但是說得再好聽,畢竟還是有很多人不相信的。
  但是很快他們就感受到了不同,在張希孟講完之後,就給他們準備了晚餐。
  許多人已經餓了壹天壹夜了,肚子空空的。
  張希孟讓人給他們準備了糙米粥,饅頭,還有鹹菜。
  當每個俘虜領到食物的時候,有人手都在哆嗦,這是真的嗎?怎麽會吃的這麽好?
  確實,能吃到白面饅頭,在元軍當中,都是不敢想的事情。
  且不說元廷是不是糧食充足,即便有好糧食,那些當官的也要百般克扣,拿去發財,至於普通士兵,能吃飽就已經很不錯了,至於吃的什麽,那就不用期待了。
  發黴變質的,甚至是牲口吃的麩子,都是能拿來充饑的。
  光是從吃上來說,朱家軍就比他們強多了。
  張希孟甚至萌生了壹個念頭,“耿千戶,妳說如果我們把元軍給包圍了,然後在陣前擺上白面饅頭,香噴噴的豬肉燴菜,敲鑼打鼓,讓他們投降,過來吃飽吃好。妳說他們會怎麽樣?”
  耿君用笑了,“還能怎麽樣,乖乖投降唄!先生,咱們建軍屯,均田畝,這都是頂好頂好的策略,只有手裏有糧,心裏頭才有底兒!”
  張希孟也點點頭,這時候耿炳文來了,他懷裏還揣著壹樣東西,神秘兮兮到了張希孟面前,“先生請看。”
  張希孟皺著眉頭,接了過來,發現這是壹本書,足有幾萬字的樣子,書頁發黑,應該是時常翻閱,只是書沒有名字。
  張希孟展開壹看,才翻了兩頁,頓時就皺眉頭了。
  “這,這是哪裏來的?”
  耿炳文就道:“是也先帖木兒的中軍帳,胡大海那個憨憨只顧著抓人,卻沒有拿走公文信件。我把這些都搶來了。清點的時候,發現了這個。”他壓低了聲音,“先生,這,這上面說的是咱們上位嗎?”
  張希孟怔了許久,看著上面的行文,他似乎猜到了什麽,神色變了變。某人的工作幹得真不錯,把元廷可是騙得很慘。
  “妳管住嘴巴,不要走漏風聲,這事我跟主公商議。”張希孟又道:“現在還有什麽事情嗎?”
  “有!”耿炳文道:“當下還有兩件主要的事,其壹是我抓到了不少滁州的士紳名流,他們投靠元軍,在軍營之中,給也先出謀劃策。這些人要怎麽辦?”
  “查清楚,嚴懲不貸!”張希孟果斷道:“大家夥要弄清楚,元軍當中的普通士兵,是我們的兄弟,可以爭取。壹些元軍將領,他們奉命行事,我們也能改造。但是那些出賣祖宗,甘心當走狗的畜生,他們是反對我們均田,不願意看到窮苦人得勢,還幻想著借助元廷的勢力,繼續作威作福,壓榨百姓,把大家夥重新變成牛馬。這樣的人,比也先帖木兒還要可惡,對他們也就不要客氣!”
  張希孟幾句話,說清楚了其中的關鍵,耿炳文連連點頭,心悅誠服。他很怕有人會說,連也先帖木兒都沒殺,憑什麽殺他們?
  現在張希孟講清楚了,他也就有底兒了。
  “先生,還有壹件事,那就是我們在守城期間,收了壹個女兵,她可是奇女子,秦王破陣鼓,敲得慷慨激昂,極大鼓舞了士氣,先生看這人要怎麽安排?”
  張希孟也是壹驚,還有這樣的人?
  “請來吧,讓我瞧瞧。”
  不多時周蕙娘穿著大紅戰襖匆匆趕來,她的雙手攏在袖子裏,雖然敲鼓不比彈琵琶,可是別忘了,為了鼓聲激蕩,必須緊緊握著鼓槌,連續敲擊下來,指頭上的傷口早已經震得裂開,鮮血浸透了白布,刺骨連心的疼痛,讓她緊皺著眉頭。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