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劉軍浩學口技
隨身裝著壹口泉 by 我要的是葫蘆
2022-9-6 22:15
還沒到門口梁必發家的黃斑皮就狂叫起來,跟著撲竄而出。
“梁老爺子,在家嗎?”劉軍浩害怕挨狗咬,忙扯著嗓子大叫到。
“誰呀?”聽到有人呼喚,梁必發應聲出門,“劉軍浩,妳咋來了,趕緊進屋?”
這老爺子壹看是熟人,慌忙請他進來。前年梁必發去劉軍浩那裏求了幾次太歲水,效果出奇的好。他在村裏宣傳幾次,結果不少人聽說後也去劉家溝弄太歲水,而且大部分開口說是梁必發介紹的。老爺子後悔不已,生怕給人家惹什麽麻煩。
不過劉軍浩卻沒有在意,基本是有求必應。
事實上劉軍浩現在相當郁悶,他家那平淡無奇的太歲水經過眾口相傳,越來越神化,現在被不少鄉村老人稱之為“神水”了,隔三岔五就有人來求。
而且這股風越刮越烈,不少遊客聽說後都拿著酒瓶來。甚至張媽前段時間回城時也帶了幾瓶,說是老姐妹們央求的。
對待這個結果,他們兩口子很郁悶,但是沒有辦法。每次送人家走的時候都要特意叮囑,有病還是要看醫生,別對太歲水報太大希望。
其實太歲水到底有多大的效果,劉軍浩也整不太明白。為這個他特意上網查過資料,網上有人把它說的玄乎其玄,有人卻說它壹文不值,到現在沒有個明確答案。
不過他認為這東西應該有壹定效果,主要是他家泡太歲的水全部來自石鎖空間。
“啊,老爺子,妳這是做滾籠呢,想抓蘇子鳥?”劉軍浩到院中坐下,隨口問道。他扭頭看不遠處放著壹大堆細竹簽,旁邊還有個半成品籠子,立刻明白是做什麽。
這主要是他對滾籠門清,小時候常看爺爺做。
蘇子鳥和麻雀壹樣,早些年在劉家溝很常見。每到秋冬季節,成群成群的蘇子鳥就會在灌木叢、田間、麥場邊遊蕩。這東西很喜歡吃蘇子,因此被大青山人取名蘇子鳥。
它們體態比麻雀略小,卻遠沒有麻雀那麽精明,給人壹種傻乎乎的感覺。吃起食物非常投入,很多時候人到了跟前它也不愛飛。可以這麽說,蘇子鳥的智商只比冒失鳥略高,因此捉起來很簡單,用蘇子和谷穗做誘餌就行。
小時候每到下雪,劉軍浩就會將滾籠掛在自家院中的大樹上,當然裏邊要放壹只引鳥。只要這引鳥開叫,立刻能引來壹大群蘇子鳥,黑壓壓在楊樹上落壹大片。
看到時機成熟此刻,劉老頭會從屋內拿出兔子槍裝鋼子填炸藥,然後對著楊樹開槍。根本不用瞄準,這種槍壹打壹大片。幾乎沒有空槍的時候,最多的壹槍能打三十多只。
當然更多時候是靠滾籠捉鳥,劉老頭做的滾籠很巧妙,引鳥放在中間,兩邊裝設有滾踏。滾踏是用竹簽排列而成,上邊掛有壹串谷穗。蘇子鳥只要落下來吃誘餌,就會踩動滾踏,隨即被翻滾進籠內。
滾踏壹端還墜有瓦片,好像蹺蹺板壹樣,蘇子鳥捕獲,滾踏立刻復原,等待下壹只上鉤。
引鳥叫聲越響亮,聞聲而來的蘇子鳥越多,有時半天工夫也可以捉到幾十只。
蘇子鳥性情溫和,很容易養活。不過這東西有點怪,養的時間長了公鳥胸前的亮紅色會慢慢變淺,最後完全成綠色。
這都是十幾年前的事兒,長大後劉軍浩根本沒有閑心弄這東西。今天看梁必發做,分外覺得新鮮。
“妳也知道這東西呀,不過我不是捉蘇子鳥,而是靠它逮紅脖鳥。”
“紅脖鳥,這鳥可難捉呀。”劉軍浩有些驚訝的叫道。紅脖鳥和白頭小有些像,脖子下邊有塊指甲蓋大小的紅斑,非常鮮艷。這鳥和蘇子鳥不同,相當精明。想捉它們的人很多,但是成功的很少。
“不怕,我有絕活”梁必發說完,跟著舌頭曲卷,竟然模仿起紅脖鳥的叫聲來。
那聲音惟妙惟肖,如果劉軍浩不是親眼所見,幾乎認為自己對面停著壹只紅脖鳥在歡叫。
“怎麽樣?”連叫幾聲,梁必發得意的停下。
“絕了”劉軍浩伸出拇指贊嘆。
靠山吃山,大青山有絕活的山民很多,沒有想到梁必發也是其中壹員。這種用聲音誘鳥的方法劉軍浩聽說過,但還是第壹次親眼目睹。
“妳想不想學?”這老爺子又開口問道。
“我……行嗎?”劉軍浩有些心動。他倒不壹定要去捉鳥,關鍵是可以多學壹門技術,而且這技術還給人種很酷的感覺。
“有什麽不行的,只要功夫下到,絕對可以。”梁必發說完又撮起嘴唇,口中變換成別的鳥叫聲:“啾啾,啾啾……”
這是麻雀叫,仿佛是心有感應。不遠處的幾只麻雀也發出了“啾啾”的聲音,和老爺子的口技互相呼應。
“老爺子,沒有想到妳還有這本事。”劉軍浩再次贊嘆。
“沒啥,熟能生巧罷了。”梁必發揮揮手,口中又變成喜鵲聲。
“需要多長時間能學成呀?”劉軍浩心中直癢癢,好奇心全被勾出來。
“我今年六十歲,練了四十多年。”
“……”劉軍浩頓時傻眼,感情這麽個熟能生巧。練四十多年才成,那自己可真練到胡子白了。
“幹什麽事兒容易”梁必發看他臉上露出難為的表情,開口訓斥道:“練口技相當辛苦,我剛開始幾年練得頭暈、眼花、嘴唇幹裂。最嚴重的時候,嘴巴上磨了幾個大血泡。妳只學幾種鳥叫根本不需要這麽長時間,幾年時間應該夠了。”
“不是,老爺子,我怕自己做不好,辜負了妳的期望。”劉軍浩訥訥的回答道,他實在沒有料到這老爺子如此急於當自己的師傅。
“唉,妳們年輕人都壹樣,我把技巧說給妳聽下,能不能學成看妳的造化。”末了,梁必發嘆壹口說道:“總不能讓老祖宗留下的本事不能在我手裏斷了,妳小子整天閑著,有充足的時間……”
原來是因為這個才找上自己的,劉軍浩剛開始還以為自己天賦秉異呢。
不過老爺子說的跟托孤壹樣,他只好硬著頭皮學起來,壹時忘記了自己的來意,直到張倩那邊打電話過來。
“妳這熊孩子,要瓦棕怎麽不早說,耽誤人家正事兒。”梁必發壹聽說有遊客找瓦棕治病,頓時叫起來。
“是妳老人家拉著我學口技的好不好”劉軍浩在心中郁悶的反駁。
在大梁村瓦棕很好找,梁必發自家房子上就有。不到半個小時,劉軍浩就采摘了半塑料袋瓦棕,足夠那遊客用。
老爺子原本想留他吃飯,被劉軍浩拒絕掉。人家等著取瓦棕,他哪有心思吃飯,再三感謝後離開。
壹路不停,二十分鐘時間電動車就停到家門口。那遊客早在院內等候,劉軍浩趕忙將瓦棕遞過去。
“對,就是這東西,謝謝了。”對方看過塑料袋後,趕忙掏出壹百元大洋遞過來。
“妳幹啥?”劉軍浩把錢推回去。
“讓妳忙乎半天,總要給個跑腿費吧,否則我心裏過意不去。”那遊客開口說道。
“幫個忙而已,不用。妳再這樣我可不讓妳來了……”劉軍浩說啥也不收。
“那……用這錢買幾斤黃鱔總可以吧!”有錢送不出去,對方只好退而求次。
……
好說歹說總算將那遊客送走,中午吃罷飯,劉軍浩在家閑著無聊,也找了些竹簽做起滾籠來。
這麽些年沒做滾籠,手有些生疏,劉軍浩花壹下午時間才做好。當然他也練了壹下午口技,可惜沒有半點進展。
沒等把滾籠掛好,小娃子卻興沖沖的跑進院子。
“小浩叔,我剛才在溝邊挖了幾根小黃鱔,養妳家後院吧。這是滾籠……”這家夥眼饞的開口叫起來:“給我也做壹個吧!”
“這熊孩子,整天不幹好事兒,放學不回家好好寫作業,竟然跑到溝裏挖黃鱔,看張老師回來不我告狀。另外妳做滾籠幹啥,又想捉鳥是不是?”劉軍浩開口訓道。
“小浩叔,張老師還在學校批改作業呢。妳自己也做得有滾籠,為啥說我?”小娃子理直氣壯地反駁。
“我做著玩不行,趕緊給我滾蛋。”劉軍浩板著臉,努力營造起幾分教師“威嚴”。
可惜對這個皮實的家夥無用,將黃鱔扔進後院後,他繼續討要。
“好吧,不過不許告訴張老師。”劉軍浩只是害怕媳婦說自己胡鬧而已,在這熊孩子軟磨硬泡下,他終於點頭答應。
這幾年蘇子鳥在大青山中有泛濫的趨勢,被小家夥們捉幾只也沒啥影響。
“對了小浩叔,還有個事兒。”小娃子又湊過來叫道。
“壹次說完,然後滾蛋。”劉軍浩沒好氣的回答。
“剛才我和毛孩子去學校院後面看過,那個池塘裏邊水不多了,咱們什麽時間再去挖泥鰍呀?”小娃子開口問道。
感情黃鱔是在那地方挖的……如果不是這熊孩子提起,劉軍浩幾乎忘記到學校後邊挖泥鰍這茬。
距離上次挖泥鰍也有半年多時間,裏邊應該又繁殖不少了吧。
組織學生再挖壹次,貌似這主意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