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百零五章 字輩
隨身裝著壹口泉 by 我要的是葫蘆
2022-9-6 22:15
大家都餓半天了,現在看到這麽鮮嫩的魚肉,也都不再客氣。小囡囡開動後,壹個個用筷子飛速的夾動起來。
這草魚最起碼在水裏長了四五年,肉特別厚實。加上王老師用姜片蔥頭將腥味完全消除,因此吃起來非常香。
龐旭更是胃口大開,用筷子夾了壹大塊子白嫩魚肉放在碗中,直接端起自己的碗吸溜起來。這吃貨的吃魚技術絕對高超,壹邊用嘴快速的吐掉魚刺,壹邊直咂嘴吞咽魚肉。最後將魚肉消滅完畢後口中還不忘贊嘆:“正宗的草魚就是好吃,魚肉特別香,小囡囡妳這次可立了大功了。”
“那當然”這小丫頭也不甘落後,雖然她筷子用的不是很熟練,但是卻另有辦法。攥著筷子使勁在魚身子上壹戳,就紮了壹大塊魚肉劃拉到自己的小碗中。
蘇娜娜害怕她被魚刺卡住,就將燒的透爛的魚肉分成壹小塊壹小塊挑出魚刺後,讓她自己夾著吃。
“來來來,再嘗嘗我這魚頭湯做的怎麽樣,這可是我的獨家秘方。”吃到半晌的時候,王老師又端出壹個黑色的瓷缽子放在桌子上。
奶白色的魚頭湯上邊漂了壹層晶瑩透亮的浮油,還露著黑色的木耳,鮮嫩的蘑菇……那濃濃的香氣再次勾起了人們的食欲。
等王老師招呼後,壹個個都迫不及待的拿起勺子舀了起來。劉軍浩先給張倩弄了壹碗後,自己也舀了壹碗開始品嘗。
濃香爽口,不油不膩,魚湯入肚後,回味壹下,覺得鼻腔裏都有了香氣。
劉軍浩滿滿的喝了壹大碗,琢磨著想句詩來贊美魚湯的美味。可是憋了半天,啥也沒有想出來,只得化詩意為飯量,準備再舀大半碗。
還沒有等他伸手呢,坐在旁邊的張倩已經伸著勺子在缽子裏舀起來。
汗壹個,記得剛才自己給張倩盛湯的時候她還壹個勁的叫這麽大壹碗喝不完呢,這怎麽又喝上了。
張倩的飯量也不小呀,劉軍浩雖然很想問問她平時的飯量怎麽樣,但是卻也沒有這個膽子。
這頓飯壹直吃到下午三點,幾個人才利索的將桌子收拾幹凈。小囡囡興趣不減,還想跑到大堰塘邊釣魚呢,卻被蘇娜娜拉住了。
他們壹個個撐得根本不想動,都搬把椅子坐在院子裏曬太陽。這小丫頭根本閑不住,自己跑到後邊瞎鼓搗。
當初劉軍浩留下的幾株喇叭花算是對了,現在那些擠擠挨挨的葉子已經將整片籬笆墻爬遍了。有幾條枝蔓順著籬笆壹路蔓延到院墻上,最後在大門頂部安下家。雖然還沒有開花,但是單這壹片綠意就讓人看的心曠神怡。
小孩子比大人更容易發現新奇的事物。這才壹會兒工夫,小囡囡又拽壹個洋槐樹枝子得意洋洋的跑到前院,渾然不顧自己的袖子上掛了壹個大口子。
“這又怎麽弄的?”蘇娜娜壹看就頭疼,趕忙把她拉了過來,“掛到肉沒有,疼不疼?”
“沒事,沒事”小丫頭沒事壹般,不住的揚著自己手中的樹枝說道,“劉叔叔,這是什麽樹,開的花真香!”
“院子裏的洋槐樹開花了?我看看”劉軍浩壹看那雪白的花穗,頓時來了興致,從她的手中接過來,摘了兩個放在嘴裏品嘗。
他上午在大堰塘的時候還在想著過幾天勾些槐花吃呢,沒有想到自家的槐樹早開花了。
“嗯,那棵樹上開了好多,我個子小夠不到。”小囡囡點頭應道。
“這可是個好東西呀,做蒸菜比榆錢還好吃呢”趙教授也跟著感慨道。
槐花壹開,滿樹雪白。那壹粒粒,壹穗穗沈甸甸的掛在樹上煞是喜人。走到樹下滿樹飄香,惹人陶醉。
它不僅聞著香,而且吃著甜。壹到槐花盛開的季節,村裏無論男女老少都要捋上幾穗嘗嘗。
更有甚者用竹竿鉤子勾壹些回去做蒸菜吃,做法也非常簡單。把采摘的洋槐花穗撿了洗凈,拌上面,攤在拍子上蒸,不到二十分鐘就完全熟透。然後拌上香油,再澆上蒜汁、蔥花等,絕對好吃。
幾個人看到小囡囡吃的那麽香,也都來了興致要到後院看看。壹看才知道他們昨天為什麽會沒有發現,槐樹上開出的花恰好被椿樹擋住了,如果不是跑到跟前,根本不顯眼。
龐旭這吃貨剛要站起來用手扳樹枝呢,突然壹個白頭小舞動著翅膀嘰嘰喳喳的從樹上飛出來亂叫著。
劉軍浩立刻意識到這樹上肯定有個鳥窩,他仰頭查看過去,果然發現龐旭動的那個樹枝上有壹個用團破布、雞毛和結巴草等壘出的鳥窩。
“別動了,妳頭上壹個鳥窩,看到那塊破布沒有。”他立刻出聲叫道。
破布……等等,劉軍浩又仔細看了壹遍。這不是自己上個月曬在院子裏的棉襪子嗎,怎麽成了白頭小壘窩的材料了?當時他還以為被風吹掉了呢,在院子裏壹陣好找卻怎麽也找不到,沒有想到是被這小東西叼走了呀。
這下幾個人的註意力又被鳥巢吸引了,紛紛讓龐旭松開樹枝,別把那個鳥巢弄掉了。小囡囡更是伸著脖子直蹦,想看的清楚壹點。
可是她個頭最小,加上樹枝的遮擋費了半天力氣啥也沒有看到,最後還是劉軍浩將她抱起來才算是飽了飽眼福。
幾個人拍過照片之後,都紛紛離開,生怕將老鳥驚得不再孵蛋。
“妳小子這裏鳥真多,真成鳥的天堂了。”重新回到前院,龐旭也忍不住的感嘆了壹句。
“呵呵,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主要是環境好。”劉軍浩也對自己大院的居住條件相當滿意,因此說起話來也帶著幾分自豪。
“扯蛋,看把妳得瑟的,農村誰家院裏沒有幾個鳥窩。”龐旭恨恨的咬了幾下牙,怪自己最賤。
“妳這是赤果果的嫉妒”劉軍浩無視他的話。
要說上市電視臺的好處就是顯而易見,五壹來劉家溝旅遊的人數遠遠超出了村民們事先的估計,基本上家家都住的滿滿的。
而釣魚大賽更是壹天比壹天火爆,第二天他們趕到大堰塘的時候,都被邊上那壹溜車驚呆了。這場面雖然沒有上次唱戲時的場面大,但是也絕對讓人贊嘆,村裏開小賣鋪的劉啟華甚至將攤子擺到了堰塘邊。
這小子看到劉軍浩幾人過來趕忙打招呼:“小浩叔,妳們也來了,就是這小丫頭昨天釣了壹條大草魚吧?”
“嗯,就是我”小囡囡見被人認出了更加興奮,點著小腦袋認真的回答。
“我看看妳這都賣的啥東西?網兜、魚竿……還有蚯蚓,這玩意兒也賣,妳小子真是鉆窟窿打洞的想著掙錢,不怕人戳妳的脊梁骨?”劉軍浩湊到他的攤子前打量著,看到那用瓶子裝的蚯蚓時笑罵道。
“叔,看妳說的,我是那樣的人嗎。這蚯蚓是免費贈送的,誰來買東西都送,妳們要不要,我這裏挖的多得是。”劉啟華趕忙開口解釋道。
“不用了,生意還不錯吧,昨天咋沒有見妳擺攤?”
“還行。很多人來的匆忙,根本沒有帶釣魚的家夥,因此魚竿的銷路還不錯,這壹會兒工夫已經賣了十幾個了。”劉啟華對自己的商業眼光也小佩服了壹把。
很多原本純粹過來遊玩的人看到別人釣魚也弄得心中癢癢的,昨天上午不住的有人跑到他的小店中買魚竿。劉啟華壹看商機來了,就趕忙騎車跑到鎮上進了壹大批魚竿回來賣,果然相當紅火。
“叔叔,這網兜怎麽賣的?”小囡囡突然對那紅色的小網兜產生了興趣。
“這個妳要的話,就當我送給妳的,不要錢。”劉啟華也經常從劉軍浩那裏買黃鱔,還壹直欠著人家的人情呢。壹個網兜進價才壹塊錢,他現在怎麽好意思要錢。
“別,妳也是做生意,小孩子拿這東西純粹是瞎胡鬧,還是給錢吧!”劉軍浩根本不在乎這些小錢,也不想占他的便宜,就掏出五塊錢遞過去。
“小浩叔,妳這不是打我的臉嗎”這小子說啥也不要。
“叔叔,妳為什麽也問劉叔叔叫叔?”小囡囡這才發現兩個人稱呼上的差別。
“咳……”劉啟華頓時噎住了,“小丫頭妳還是叫我大哥吧”
他和劉啟勇壹樣,很為自己的輩分苦惱,為什麽自家的老爹要把自己早生幾十年,讓他的輩分弄得這麽低。明明他比劉軍浩還大幾歲,可是見了人家還要叫叔叔。
劉家溝是單姓,祖上都是從山西洪洞大槐樹下移民過來的,以前老人們常唱的民謠裏還有“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裏叫什麽?大槐樹下老鸛窩。”
村裏的字輩傳到現在是“福、壽、洪、廣、軍、啟、良”,以前人們起名的時候論的比較真,名字裏邊壹定要包含字輩。這樣只要壹說名字就知道是哪壹輩的,比如說劉軍浩自然是軍字輩的。
只是村裏這些半大的熊孩子起名字的時候已經沒有那麽多講究了,很多根本沒有按字輩來。毛孩子雖然是啟字輩的,不過大名卻是劉長林。
這些東西劉軍浩自然沒有辦法給小囡囡解釋,只得忍著笑意說道:“妳叫他哥哥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