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閑王

末日遊俠

歷史軍事

時間是大唐武德九年,準確的說應該是六月初三,玄武門事變的前壹天。
燥熱的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九三章:滴血認親?

唐朝最佳閑王 by 末日遊俠

2019-2-13 10:31

  李元吉的異常反應讓在場幾人壹臉的懵逼,有些不知所措的感覺。
  可看著李元吉那副表情與姿態,心中又是有股說不出的味道,見過皇帝拍桌子的,但卻沒見過皇帝拍腦袋的。
  這可著實將宋忠給嚇的不輕,連忙上前去揉著李元吉的腦袋,似乎揉壹揉,就不痛了。
  李元吉伸手推開了宋忠的手,整個思路再壹次的活躍了起來。
  作為壹個來自後世的人,其實已經可以說是全能的人才了,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讓他們將壹些看似不重要的問題給拋到了腦後,甚至逐漸的忘掉了這些。
  但實際上真的忘掉了嗎?
  沒有,就好比官員的任期制,不在皇帝這個位置上坐壹段時間,不去考慮如何保證官員的廉潔,動力性,就不會想到可以采取任期制這壹制度。
  不親眼去看壹看之前那種呆板的木梨,直上直下的那種,就不會去想到曲轅犁這種只是改變了形態的農具。
  如果不是冬天太冷,他也不會想到用這種古老的方式進行取暖。
  作為壹個來自後世的人,即便之前只是壹個普通人,壹個沒見過什麽大世面的人,到了這裏也依舊是個與眾不同的人,他的眼界,依舊超越了這裏所有的人。
  原因無他,在後世生活了二十多年,從出生起,所見到的,所用到的,每壹個微不足道的東西,放在這裏都具有著足夠的超前性。
  李元吉從未想過自己能在醫療方面有什麽作為,哪怕之前已經透漏出去想要在科學院加入醫療項目,但當時的思路,也僅僅只是大力推廣當下中醫,讓更多的醫生去總結,去討論,然後將這些東西拿出來,就像書院那樣教書育人,同時,再去有計劃的展開外科,也就是西醫的壹些研究,最終達到中西結合,以確保更準確,更方便的診斷治療。
  而不是說單壹的為了推廣中醫或者西醫,就將其中的壹項給丟掉。
  秦瓊的兵李元吉知道,就是失血過多帶來的後遺癥,其實大唐大多數戰將都存在這個問題,也包括了很多軍人,也都有這個問題。
  年輕的時候還不怎麽明顯,只要上點年紀,身體狀況就會大幅的下滑,即便是靜養,也不會起到太大的效果。
  這並不是說中醫的能力不行,而是久疾成病,拖的時間太久了,這已經不是醫學方面可以去改變的了。
  中醫不是神,不可能什麽病都能治療,而且中醫有中醫的弊端,比如治療時間相對較長,更註重養。
  但是對於軍隊來說,遇上戰時,哪會給妳幾年的時間去休養?往往都是身體好了,不影響行動了,就直接上戰場了,但這只能說是表面上的好,其身體內部損失的血液,還遠沒有補充回來。
  如果在補充回來之前不再受傷,那麽雖然也會有壹定的影響,但影響卻並不大,怕的就是再受傷,這對身體的損害就比較大了。
  秦瓊是這樣,張公瑾也是這樣,甚至程知節,以及其他的武將多多少少的也存在壹些這樣的問題,只不過是輕重不壹罷了。
  也就是說,這壹類病,中醫無法在短時間內將其徹底治愈,就算是剛剛受傷,通過中藥和食補兩方面,想要徹底恢復,至少也得壹年左右,而且還得是靜養。
  但是西醫就不同了,顯然,在治療這方面的疾病,西醫的方法往往更有效果,能夠極大的縮短人的恢復時間。
  至於後遺癥,同樣也有,但在戰場上這個環境中,顯然西醫是更符合這個環境的。
  禦醫的診斷是久疾成病,張公瑾身上已經積累了各種各樣的病狀,但其根本還是失血過多而導致的體弱原因,多種病情加在壹起,這就不是壹加壹等於二那麽簡單了,而是壹加壹等於四,等於十這麽嚴重了。
  要想治療,必須先讓其恢復精血,提高自身的狀態,然後在慢慢的去調養其他的病情,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他支撐的更久壹些。
  失血過多怎麽辦?作為壹個後世搬磚的,李元吉也不用想就知道答案,當然是輸血。
  壹個意外竟讓自己想起了這個早就被拋掉的治療方式,這救的可不僅僅只是壹個張公瑾,還有成千上萬的人以及後世子孫,特別是軍中那些容易受傷的地方。
  李元吉隱隱有些興奮的看向兩個禦醫:“朕若能將弘慎體內缺少的血補回來,妳等可否徹底治好他?”
  張公瑾愕然壹楞,這……
  這怎麽可能?如果真有辦法,比他病情更重的秦瓊豈不是早就被治好了?
  兩名禦醫也同樣的壹臉懵逼,猶豫,糾結,論水平,能當禦醫的人,水平又能差到哪去?
  可在這個時候,他們兩個依舊有些信心不足。
  “陛下,這個臣並無十足的信心,張都督的情況甚至比翼國公還要嚴重壹些,但若是能將其缺少的血給補上來,治療其他的病狀把握會更大壹些。”
  李元吉微微皺了皺眉,心中有些驚訝。
  這次他算是徹底明白了這兩個禦醫的話,不僅是他,整個殿內所有人都明白了。
  古代對於病分為兩種,小病稱疾,指感冒發燒以及其他壹些小問題,及時治療的話,基本可以痊愈的病種。
  大病才被稱之為病,這個已經達成了共識,也成為了規矩,但凡醫生說出病這個字的,往往也就意味著情況很嚴重,甚至有點類似於後世癌癥的意思。
  當然,這裏面也包含壹些癌癥,其他的也包含了以當下醫療條件無法治愈的病狀,這些被統稱為病。
  不過病和疾只是來形容壹個人病情的嚴重情況,並不是說這兩個字就包含了所有的病,只是禦醫這個時候沒有直接說出來而已,也許是考慮到張公瑾還在這裏,怕他自己有什麽想不開的。
  相反,如果能夠解決張公瑾身體缺血的這個問題,那麽秦瓊那邊的情況,或許就只能被稱之為疾了。
  “不管怎樣,朕是不會輕易放棄的!”李元吉點了點頭,缺血是根源,不解決這個問題,其他的病狀也不好治療,加上既然想起來了,也就沒理由丟掉,就算治不好張公瑾,也能幫助其他人,“弘慎,朕有九成以上把握可將妳體內缺少的血給補回來,妳可敢壹試?”
  “陛下能為臣如此擔憂,臣的病情臣自己清楚,能活到現在對於臣來說就已經是個奇跡了,臣又豈會不願?”張公瑾臉上微微笑著,依舊是稽首作禮的回應著。
  自己的試探,李元吉並未正面的回應,但卻也給出了回應,自己自帶的屬性,能讓李元吉以這幅態度來對待,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加上幾年時間的接觸,對李元吉壹系列舉動的分析了解。
  到現在,張公瑾心中已經有了壹個很明確的答案,那就是身正不怕影子斜。
  “好!朕雖不敢保證能將妳身上的病情治愈,但至少缺血的情況會大為好轉。”李元吉點了點頭,朝著禦醫吩咐道:“去準備壹碗清水和刀具。”
  禦醫有些不解,但還是按照命令去準備了,當然,所謂的準備,也只是將這個話傳給殿外的禁衛。
  即便是當值禦醫,也是不準攜帶刀具的,這些都放在殿外禁衛那裏,如有需要,禁衛會把這些交給他們。
  不大會兒的功夫,壹碗清水和壹把刀具便準備妥當。
  李元吉便將要做的事情仔仔細細的告訴了禦醫,其實很簡單,民間將它稱之為滴血認親。
  但是醫生們,以及所有了解過壹些醫術的人,或者高文化水平的人,對此頂多也就是壹笑了之。
  因為經過千百年的試驗,這壹方法早就被證實是不可靠的了,多人測試,被證明毫無親情關系的人,竟然有多人的血液都可以融合在壹起,這怎麽可能會是親情關系?
  但有些事情民間就是這麽傳的,醫生們雖然知道,也解釋過,可這個解釋卻沒什麽卵用,久而久之,也就有了現在這種情況,民間對此深信不疑,醫生們卻壓根懶的搭理。
  但滴血認親就真的沒有壹點卵用嗎?
  因為被證實了滴血認親這個方法不可靠,所以就被拋棄了,也導致了醫生們對這方面完全失去了興趣,懶的去研究,去試驗,加上從未有過這種試驗,所以也就忽略了這種方法的作用。
  簡單點說,滴血認親是有道理的,也是可靠的,但認的並不是親子關系,而是血液本身的關系。
  再簡單點說,就是測血型的,更簡單壹點的解釋,就是側兩個人的血型是不是壹樣的。
  當然,這種方法測不出是AB或者其他血型,但可以確定兩個人的血型是不是壹樣的。
  在張公瑾手上割了道口子以後,李元吉自然是當仁不讓的推開所有人的阻攔,在自己手上割了個口子,刀是消過毒的,火烤加酒精,雙重保障。
  但結果是,不融合……
  這讓李元吉想輸血給張公瑾的想法破滅了,只能壹遍遍的測試,壹個個的去測試。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